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zadushu.com

第107节(2 / 3)

件迫在眉睫的事。

直到成功拆解了六颗炸弹,江州市刑侦队的人员到场了,少年才有心思去回顾整起案件的前因后果。

他跟罪犯岳离歌“精神共振”,岳离歌的视角就是他大部分时间的视角,换言之,江雪律沉浸其中时,也深深感觉到自己被“欺负”了。

那种滋味很难形容,在那个网络世界里,“他”承受着无数谩骂,就像一只苦苦挣扎的野兽,孤身一人,面对满世界的恶意,他无路可去,无路可逃,只能叫嚣着挥舞利刃。而现实世界中,他也是一个失败者,突逢倾盆暴雨,忘记带伞,潮湿的冷雨打在他身上,世界上能遮风挡雨的伞那么多,却没有一把伞为他停留……在人生灰暗之际,一点点挫折困顿,在旁人眼里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会要了一个人的命。

崩溃只是一瞬间。

“暴雨”、“谩骂”和“诗歌”,这就是岳离歌身上发生的事。

江雪律还看到,每一次被骂得伤口溃烂时,岳离歌就像一只寒秋雨夜中颤抖着无家可归的流浪猫,蜷缩着抱紧自己消瘦的身体,舔舐自己的伤口。似乎他越惨,他让世界知晓的恐怖才越骇人。

刑侦组给炸弹客的侧写也是“冲动易怒”、“偏执”和“反社会人格”。

什么生活失败、人际失败,社会边缘人,没有亲人……这一连串的侧写呼之欲出,这个形象勾勒跟岳离歌本人几乎分毫不差,事后,警方也将嫌疑人目标精准锁定在岳离歌身上。

更别提岳离歌的动机,一看就非常简单。

世人普遍的动机是爱恨、金钱利益和报复,更极端一点的动机可能是追求刺激、自我满足、博取关注、惩罚世界等等。

岳离歌占据了“报复”和“博取关注”这两点。

“报复”是他承受了不公平对待,所以他想向社会宣泄报复。“博取关注”则体现为他不断在网上叫嚣着,在动手之前还全程发布令人头皮发麻的杀人预告,这种种举动简直反人类。

八枚炸弹又破了华国记录,刑警队认定他是反社会人格。

反社会人格又叫反社会人格障碍,指的是“缺乏社会情感力人格”,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多是一群缺乏共情、情感肤浅、无道德感、不会自责、缺乏良知心的人。

“这是一起单纯的由网络暴力衍生出来的报复行动……”岳离歌案发生一个月后,这起案子的性质,便在官方文书上就此尘埃落定。

这是一个无懈可击、严丝合缝的案子。

警方事后得到了搜查令,在岳离歌生活的住所进行大肆搜查。在这一个40平米拥挤的小屋里,警方找到了画有□□、详细线路手绘图纸,一些能产生爆炸效果的化学粉末,手写的笔记,还有无数被拆解后的家电。岳离歌是通过这些家用电器里的电池、线路,组装了一个个炸弹。

在城市没有出台限制令之前,许多孩子,在小的时候都接触过烟花炮仗,岳离歌似乎也不例外。

橘红色的焰火在年节绽放,被点燃的爆竹像一条鱼,随着引线摇摆起舞,在空气中上蹿下跳,发出噼里啪啦的清脆声响,逗得孩童鼓掌哈哈大笑,这是岳离歌亲手记录下来的场景。

警方阅读了岳离歌的日记,发现岳离歌从小生活在农村,家里有人曾在化工作坊里干活,以至于他耳濡目染。在岳离歌父亲还未出车祸、整个家庭尚未破碎之前,岳离歌就有过用烟花、爆竹和饮料罐等简陋材料,制作简易爆炸物的过往。

长大后,他接受过高中课程,对高精电路的了解更为透彻,他也符合犯罪侧写中的“学识丰富、掌握一定的爆破技术”,他购买了工具书就能自学。

他没有彻底关机的笔记本电脑,警方破解密码进入后,发现浏览器页面停留在那个杀人预告的帖子上。

他发布在海角论坛上的最新一条动态也是:【爆炸吧——将这个恶臭的世界炸上天,我如同阴暗丑陋的魅影,进行最后一场表演后便会退场,任我在尘世中慢慢腐朽,反正也无人在意】

这一切种种,都说明了,岳离歌正是那名神秘炸弹客。

一切案件没有疑点,所有迎刃而解。

江雪律却认为并不准确,岳离歌并不完全是反社会人格,即使他报复世界,向这座城市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他疯狂杀戮,像疯子一般在城市舞台上大吼大叫。

江雪律想起了他脑海里闪回过的那些诗歌,主题皆是“爱与恨”、“罪与罚”、“生与死”,充满了悲观苦难,那些诗歌流传至今,自然揭示了无数人类悲欢离合的命运。

岳离歌喜欢,说明他能读懂。

【我去看了医生,医生诊断我有抑郁症,给我开了一些药。他让我不要看那些书了】他甚至被医生诊断,不要看那些致郁类的书。

岳离歌不是一个情感缺失的人,恰恰相反,对方是一个情感充沛到几乎溢出的凶手。

反社会人格还有一个典型特征,那便是犯罪精明善于谋划,岳离歌虽然制定了一条长长的路线。

他所乘坐的蓝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