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zadushu.com

第312章(1 / 2)

夏九想了想,说:“反正这芦山城现在也没什么人,要是那些难民真的无处可去,留下来也未尝不可。”

“确无不可,不过,安置流民有章程,郡主殿下还需按章办事才可。”石县令见夏九年纪小,在长使一事上又看出她无可靠的有朝堂背景的长辈帮衬,忍不住提醒了一下。

石县令既然提到了,夏九就顺势好好请教了一下。

一番交流下来,夏九发现石玉宏看起来冷淡,其实心肠挺好,为人处世中规中矩,踏实实在,是个好官。

转眼就到了应聘者集中考核的日子。一大清早,夏九就见到了严裕逊、严裕远两兄弟,两人居然相互不知道对方要来,是在宅子里遇上了才知道。

严裕逊看到严裕远就指责他胡闹,说他不该擅离职守。而严裕远反驳说,这是他正常的假期,只不过是担心夏九一个人应付不来,过来看看而已!

简单的对话足以说明严裕逊是受托而来,至于是谁的托,夏九并不关心,横竖就是那两个人。

参加的人员主要是本地和周围县城里的十几位举人,京城特地赶过来的两个人,南一诺以及流民中的一名男子。

郡主府长使是朝廷认可的官员,一般来说需要举人以上的人方可授予,但它是属于郡主府的,最终的决定权自然在郡主手上,没有功名的未必就不能做这个官。而夏九并没有在招聘公告上对这一情况做出要求,那位流民自认为自己有能力可以胜任,坚持报名。

夏九并没有拒绝,因为参加的人员越杂,对南一诺的身份就越是有掩护作用。只不过,这个口子一开,人群中不少秀才,甚至童生都跃跃欲试。而夏九则是来着不拒。

后果是,登记完所有人员,一数,居然有四十多人。

长使选拔

除了草的城主府院子空空荡荡,足够容纳百人,可夏九她们完全没想到参与这有这么多,桌椅和笔墨纸砚,她们只准备了十套。不得已,临时改变了一下选拔的规则。

当场制作了与参与者人数相同的签,让所有人抽签决定参与的顺序,并做好登记。在这个时间,夏九默写了一篇《管子·轻重》中对于农业生产的论述,不算长,约三百多字。

第一场的规则如下:参与者按照签的顺序一次上前,准备就绪后点燃一炷香,参与者需要在一炷香的时间内记住纸上的内容并到座位上默写下来。第一位到座位上默写时,第二位上前看题,依次往复。当参与者的那一炷香燃毕,这一场考核结束。结束后,字迹工整、清晰可辨,默写下一半以上准确内容的可进入下一轮,否则淘汰。

这一场考验的是记忆力,当然,事先有看过这一篇的人就占据了极大的优势。比如南一诺,夏九前天送了这本书给他,这篇是折角的几篇中的一篇。再比如,有一位举人看到文就忍不住笑了几声,看了没一会儿就去默写,显然是事先背诵过。

比起科考,这第一轮有些简单了,一轮过后,余下二十七人。有举人功名的只淘汰了两位,其他的是后来临时报名的那些人。

第二轮也不难,夏九早就准备好的题目,是一份模拟的账簿,能够计算出正确余额者可进入下一轮,否则淘汰。这一轮分了三组进行,虽说时间顺序有差异,可后面的两组不可能提前看到题目,也就与第一组进行的一样了。

这个题目中有夏九设计的小小陷阱,如果不够细心仔细,很容易被误导,所以,这一轮淘汰了十二人,余十五人:南一诺、京城来的二人、流民、两名年轻的秀才,九名举人。

这一轮结束,夏九吩咐人发放了午饭。是夏九带来的厨子们临时在城主府院子的一个角落里搭的火,烧的两菜一汤,优先给参与者打了饭菜,多余的份分给了老幼,年轻人就分不到了。好在,没人抱怨,都各自回家吃饭去了。

那位流民吃完饭巴巴地上前问:“若是今日不能选上长使,能否到郡主府做个长随?”

夏九反问:“公子四肢健全满腹经纶,为什么会在这里做流民?”

“诶,说来话长,说来话长,改日再说。”流民叹了口气,环顾了一下四周,没说出详情。

是个有故事的人,夏九理解他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下说自己的私事,答复道:“虽说长使只有一人,但芦山城人才缺得紧,只要你德行无缺,才学够用,我自然愿意用你。”

听到这样的答复,那人一下子精神了许多,干劲十足。

休息过后,缺少的五张桌子也补齐了,第三轮开始了。第三轮有四个题目,时限是一个半时辰,提前完成可以提前交。

题目是:现行课税制度、鼓励农业发展措施、芦山城可行的教育举措、流民安置相关条例。

等待的时候,严裕逊过去偷看了一下题目,把夏九拉到一边说:“这次选的两个年轻人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就算今日没选上长使,我也希望你能把人留下。”即使他不了解芦山城的现状也知道那四个问题都跟芦山城日后的规划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他带来的这两个,还是年轻了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